儿童节献礼 | 罕见病创新药铧可思®儿童适应症在我国获批!


2024年5月2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盐酸替洛利生片(铧可思®)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青少年和6岁及以上儿童患者的日间过度嗜睡(EDS)或猝倒。
这是替洛利生在成人发作性睡病之外,在我国获批的第二个适应症。
 
针对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盐酸替洛利生片(铧可思®)是唯一在中国获批的创新药、也是唯一的非精麻管控类药物,还是唯一已上市的可单药使用改善多个核心症状的指南推荐用药。2023年2月,替洛利生已在欧洲获批儿童及青少年适应症。此次替洛利生在国内新适应症的获批,将进一步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发作性睡病患者带来安全、有效和便捷的治疗选择,结束该群体长期以“超说明书”和“红处方”用药为主的困境。
 
发作性睡病是全球公认的罕见病,已被纳入我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罕见的睡眠/觉醒障碍疾病,通常被认为是终身性疾病,临床上以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猝倒(cataplexy)、入睡前幻觉、睡眠瘫痪和夜间睡眠紊乱为核心症状。
 
发作性睡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工作能力,为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劳动力损失和公共安全影响,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极大。根据《中国发作性睡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与生命质量研究》,我国超过一半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误诊经历,通常被误诊为精神或心理障碍,多数患者为了确诊疾病曾辗转去多家医院就诊,儿童/青少年患者平均确诊时长为0.7年。同时,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有极其强烈的治疗需求,在满分为10分的需求评估中,患者/家属的平均评分为9.3分。然而,大部分接受现有药物治疗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都不高,且存在药物治疗可持续性的困扰。此前,在我国上市的常用药物均无儿童或青少年发作性睡病适应症,且多数为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管理严格,患者用药极其不方便,极大降低了该人群的治疗可及性。

替洛利生是全球首个成药的选择性组胺3(H3)受体反向激动剂,无成瘾性,单药使用可改善发作性睡病的多个核心症状。替洛利生在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分别获得了孤儿药认定,还被美国FDA认定为突破性治疗药物。
 
2023年6月30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盐酸替洛利生片(铧可思®)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成人患者的日间过度嗜睡(EDS)或猝倒。2024年5月2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盐酸替洛利生片(铧可思®)新增适应症,可用于青少年和6岁及以上儿童患者的日间过度嗜睡(EDS)或猝倒。针对该适应症的上市申请此前被CDE以“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儿童用药品新品种、剂型和规格”为由纳入优先审评。
 
针对发作性睡病,替洛利生是首个也是唯一在我国获批的创新药。替洛利生也是在全球范围内唯一获得发作性睡病适应症的非精麻管控类药物,并且同时被美国、欧洲和中国指南一致推荐,既可单药一线治疗多个核心症状,也可联用其它药物治疗发作性睡病。《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推荐替洛利生为首选药物,针对发作性睡病的多个核心症状如“日间过度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和“睡眠瘫痪”,也都给予替洛利生最高推荐和证据级别。替洛利生是指南推荐用药中唯一在我国获批上市的药品。
 
替洛利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在6~18岁发作性睡病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进行了一项III期双盲、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共有110例患者入组研究,治疗8周后:
 
  • 主要终点分析:Ullanlinna发作性睡病量表总评分中(UNS,用于测量发作性睡病症状的强度和频率,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替洛利生组从基线至治疗结束减少了6.36分,而安慰剂组为2.46分,p=0.0073,治疗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替洛利生在控制发作性睡病主要症状上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
  • 次要终点分析:儿童日间嗜睡量表(PDSS)和清醒维持试验(MWT)评价结果均表明替洛利生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此外,替洛利生在UNS-EDS(UNS-日间过度嗜睡)和UNS-CTP(UNS-猝倒)分项评分的结果均优于安慰剂。
  • 安全性:替洛利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特征。研究期间大多数AE为轻至中度,未发生SAE和因TEAE导致的停药。不同年龄亚组(6~11岁 vs 12~18岁)的安全性特征无差异。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 55(5): 406-420. DOI: 10.3760/cma.j.cn113694-20211228-00934.
2. Lancet Neurol. 2023 Apr;22(4):303-311. doi: 10.1016/S1474-4422(23)00036-4.
3. Yves Dauvilliers, Michel Lecendreux, Gert Jan Lammers et.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itolisant in children aged 6 years or older with narcolepsy with or without cataplexy: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Neurol 2023; 22: 303–11.
4. Bassetti CL, Kallweit U, Vignatelli L, et al. European guideline and expert statements on the management of narcolepsy in adults and children. Eur J Neurol. 2021;00:1-16. https://doi.org/10.1111/ene.14888.
5. Maski K, Trotti LM, Kotagal S, et al. Treatment of central disorders of hypersomnolence: an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Clin Sleep Med. 2021;17(9):1881–1893.